其實來到日光,我們第一站參訪的景點就是東照宮,這裡是開創江戶幕府的霸主-德川家康的墓所。因為我還蠻喜歡德川家康的,不想想草草介紹,只好先從其它的景點介紹起,現在終於要來跟大家分享東照宮的點點滴滴了。
我們下車的站牌離正門較遠
石階雖然有整理過,還是得小心走,以免摔個四腳朝天
結束紛亂的戰國時代,終於一統天下、開啟平和盛世的德川家康,晚年時將將軍一職讓位給兒子-秀忠,自己則隱居在駿府(今靜岡縣)。元和二年(西元1616年),家康以七十五齡高壽,病逝於三河家鄉。
臨終前,家康吩咐旁人:「日光山に小さな堂を建てて、自分を神としてまつること。自分は、日本の平和の守り神となる」(在日光山搭建小祠堂供奉我,待我成仙後,將會成為守護日本和平的神明。)之後朝廷授予家康"東照大權現"的稱號,在日光當地以神靈之姿接受膜拜,這就是東照宮之名的由來。
登上樓梯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紅牆綠櫺的屋舍
在一片雪白中格外顯眼
這裡是東照宮武徳殿
東照宮的入口處
二代將軍秀忠在日光山的古剎「輪王寺」旁,建了符合遺言中所謂的「小祠堂」,供德川一族祭拜祀奉。但到了三代將軍家光時,有了明顯的變化。
背對著東照宮往前方望去,山巒層疊的美景盡收眼底
由於家光相當的尊崇祖父家康,決定將原本質樸無華的東照宮修建為能代表幕府威風的建築,於是廣召天下知名的工匠,窮盡當時的建築技術,重新打造出一座嶄新的東照宮。
這座五重塔是欣賞東照宮之美之華麗的開端
雪地上銅燈籠、石燈籠林立
庭院一隅
東照宮內最著名的建築-陽明門,建於寬永13年(西元1636年)。高11.1公尺、寬7公尺,從遠處看只見金色與白色相互輝映,近看則會被數量高達508件的精美雕刻震攝而感動不已。這座門是集江戶初期工藝之大成,值得細細品味。
穿過日本最初鑄造的青銅鳥居-唐銅鳥居,就抵達陽明門
巧遇小學生戶外教學
大家正站在門前聽導師(還是導遊)說明
陽明門上的白龍、烏龜等精美的雕刻
陽明門的美真的令人嘆為觀止
遺願是希望自己能守護日本和平的德川家康,
在他離世的多年後,因人無窮盡的欲望,最終事與願違
自19世紀末以來,他所守護的國家與人民漸漸忘記他的訓示
雖然努力西化求取進步,但竟逐漸走上窮兵黷武的道路
終以原爆的慘痛代價做為收場...
家康若是地下有知,一定為後代子孫的行為感到心痛...
東照宮的裝飾雕畫圖案,花樣繁複多樣
神廄社是仕奉東照宮的神馬"下班"後的休息所
這裡是金碧輝煌的東照宮中唯一的木造建築
這裡最有名的就是"三猴"雕刻
說是三猴,其實有八種造型象徵人的一生
這就是大家熟知的"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說、非禮勿看"
除了實際的雕刻外,在神廄社的木牆上貼有八張加上說明的照片
造訪之際,唐門正在整修,預計平成25年完成,不能親眼見到,真可惜
在江戶時期,只有具有拜謁將軍的幕臣才能穿過此門
現今只有在大慶典或是國賓參訪時才會開啟
唐門的雕刻多走細緻路線,其精美比起陽明門有過之而無不及
由於二社一寺的票券不包含參觀奧宮->家康長眠的墓地
所以我們另外再買了奧宮特別參拝券
這裡一定不能錯過的就是一進來的上方->睡貓
因為是入口,為了不擋住後面的遊客,只能匆匆一拍
穿過坂下門,再爬207階的石梯,就會抵達奧宮
石梯、石板路上一片寂靜
靜靜的走著,彷彿偌大天地間只剩我一人
終於抵達了家康的長眠地
奉納給家康的石雕
戰國三傑之一的德川家康就靜靜的躺在這裡
多少困頓苦難、多少的榮顯富貴,都已是曾經,只剩下黃土一抔
與當時華麗風格不同,家康墓所外的門莊嚴素雅
家康墓所旁有一棵歷史久遠的神木,據說很靈驗
所以好多遊客都在許願
再看一眼,告別家康,我們離開了
青銅燈籠
穿過表門,我們也將告別東照宮
有人說沒到過日光,不算來過日本;沒到過東照宮,不算來過日光。造型輝煌燦爛、極盡雕琢能事的日光東照宮,是歷史上十分具有價值的建築物。雖然這次我們造訪了東照宮,但我卻不覺得我來過日光,因為這裡還有太多未知的事物景色等著我來發掘。所以我會再來的,這次只是一個開始。
東照宮官網:http://www.toshogu.jp/index.html
東照宮境遇圖
- Oct 09 Sat 2010 22:44
【遊.記】東京.冬京28>>世界遺產-東照宮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