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廷後三宮分別是乾清宮、交泰宮與坤寧宮。所謂內廷,就是皇帝及嬪妃生活娛樂的地方。其實明代建紫禁城時,後三宮原本只有二宮,就是乾清宮與坤寧宮。當時皇帝住「乾」清宮,皇后住「坤」寧宮,天地乾坤,各有居所,到了清嘉靖年間才因「乾坤交泰」而加建了交泰宮,完成後三宮的格局。
話說離開保和殿後,它的正對面就是乾清門,門後就是乾清殿。但我們大概是被熱昏頭了,竟然先轉往景運門方向,以至於我們都沒有拍到乾清門,齁~討厭啦!
乾清宮是內廷第一殿
明永樂十八年(西元1420年)建成,清嘉慶三年(西元1798年)重建。明、清二代曾是不少皇帝居住、處理政務及停靈的地方。宮內大廳高掛一幅「正大光明」匾,匾後曾秘藏傳位詔書,使得此處成為紫禁城內家喻戶曉的宮室。
乾清殿前的仙鶴與神龜
我想那塊"正大光明"的匾額應該是史上最出名的吧
ㄟ...怎麼少了個銅環?
在清代,交泰殿的一個重要用途是皇后在重大節日或慶典,例如過生日或元旦時接受朝賀的地方。另外這裡也是存放清代皇帝行使權力的各種印璽的地方。這樣的印璽有25顆,統稱「二十五寶」。
在來到紫禁城前,我從來不知道有交泰殿...
這塊"無為"的牌匾,是由康熙皇帝親筆寫下的
交泰殿內全貌
其實,在交泰殿東次間陳列著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銅壺滴漏,這個銅壺滴漏是乾隆十年(西元1745年)製造的,但乾隆年後不再使用。而在西次間則另有嘉慶三年(西元1798年)由清宮造辦處製造的自鳴鐘。但這二個物品,我都沒~看~見!為什麼?為什麼?為什麼我會沒看見呢?
最後來到坤寧宮
坤寧宮前滿滿都是人
大家都擠在前面看著宮內所展示的文物
明代時,坤寧宮是皇后的正宮
在清雍正後,坤寧宮在名義上雖然是正宮
但實際用途則為宮內薩滿教祭神的場所和皇帝大婚的洞房
- Dec 15 Thu 2011 08:12
【遊.記】跟屁蟲遊北京13:北京故宮(三) 內廷後三宮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